上科大-南加大导演班短片作品《11:50》
入围2019纽约翠贝卡电影节
北京时间2019年3月12日清晨,2019年纽约翠贝卡电影节(Tribeca Film Festival)公布了本届电影节63部角逐竞赛和参加展映的短片片单。上海科技大学-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导演班、编剧班学员陈一虢的短片《11:50》在5131部投报的短片中脱颖而出,入围本届纽约翠贝卡电影节的故事短片竞赛。该片计划于纽约当地时间4月26日在纽约市进行全球首映。这也是该片在国际电影节舞台上的首次亮相。
《11:50》海报
翠贝卡电影节创立于2002年,由著名演员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和制片人简·罗森塔尔(Jane Rosenthal)发起,旨在重振911灾难后纽约下曼哈顿翠贝卡社区的文化活力。历经17年的发展,目前翠贝卡电影节不但与圣丹斯电影节齐名,成为北美电影的重要盛会之一,还作为奥斯卡认证电影节,以发掘独立、创新的电影人才和服务多元社群闻名业内。
《11:50》剧组在车墩影视基地
入围短片《11:50》的编剧、导演陈一虢自2013年起自学影视知识。2016年和2017年,他参加了上科大-南加大影视培训项目的导演班和编剧班。2017年由其编剧、导演的互动式武侠短片《忘忧镇》的观影人次突破1000万,刷新中国互动影片观影记录。
《11:50》是陈一虢参加2016年导演班的结业作品。故事呈环形结构,个人风格浓郁。在谈及《11:50》的创作初衷时,陈一虢给出的答案简练而干脆:“就是任性,就是想讲(故事)”。但要讲好一个故事却绝非“任性”就能成功的。该片采用的“环形结构”是一个集吸引力和挑战性并存的叙事技巧,其难度在于既要做到结构明晰又要不失人物的鲜活。要想用好这一结构讲好故事,确实需要通过专业训练的打磨。陈一虢回忆起在导演班的学习中,有一个专门针对电影语言的练习,“抛弃对白,只用画面、气氛和表演把故事和人物的意图讲明白。正是这个练习启发了我,再结合我对环形结构的兴趣,因此才有了这个本子。”
《11:50》主演黄志玮在片场
上科大-南加大导演班项目主指导老师谢尔顿·拉里(Sheldon Larry)在得知《11:50》入围本届翠贝卡电影节后,兴奋地表示:“能与这一批富有才华、风格各异的年轻中国导演共事,让我感到非常有意义。从洛杉矶到中国,我见证了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核心,打磨属于自己的叙事技艺,发扬彰显自我的独特风格,不断增强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导演的自信心。《11:50》的入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相信其他学员未来也会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
谢尔顿·拉里老师探班
上科大-南加大影视培训项目至今已运行四个年头,为中国电影工业培养了一批有国际视野的青年创作者和管理者,涌现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原创作品。截至目前,参加核心课程的导演共计40人、编剧共计72人、制片人共计106人,导演班短片入选、入围全球40多个节展活动,共有5部长片剧本入选上海国际电影节、吴天明基金会、HAF等顶级创投平台。
关于上科大-南加大影视培训项目
2014年,上海文广局建议并推动引进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教学资源,以助力提升上海影视产业发展。项目由上海科技大学落实执行,同南加大电影学院建立上海地区排他性合作关系,组织聚焦创作源头的非盈利、非学历影视合作培养课程,由两校共同颁发结业证书。此为上海文广局、上海市教委重点扶持的文教结合项目,获得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上海科技大学作为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在上海地区唯一的官方合作伙伴,于2015年暑期举办了第一届上科大-南加大影视培训编剧班。2016年起,又陆续开设了针对中国专业影视制片人、导演和剪辑师的在职培训班。目前2019年制片人班正在招生中。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上科大创艺,接收第一手的课程信息和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