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花絮 精彩花絮

这是可以的 | 上科大-南加大2018届编剧班学员说

2018届编剧班学员miumiu在课程结束之后,撰写了一篇长文回忆编剧班的点点滴滴。相信从她生动真诚、饱含情感的文字中,大家能一窥上科大-南加大编剧班的学习氛围和体验,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


第一序列 —


作为委托创作的编剧,但不是科班出身,被各位业内大咖安利,于是报名参加了。毕竟编剧课常有,不水的编剧课太少


如何尽快地写出好故事?电影作为90分钟的艺术,让人坐下来专注观看从来都不容易。曾经的编剧创作严格按照某种套路,很商业化,很有用。但也很伤人,所谓的伤人,是指伤害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和禁锢。资方的要求那么多,已经够桎梏了


编剧有其必须要遵从的规律,如果没有这种共识,不必在编剧这条路上走下去。就像再牛逼的武功的都有其严格谱系,但程式化之外,还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第一节课就被震撼了。在此一比:都是剑法,华山剑法练好了江湖上也是很牛逼的,但却分为气宗和剑宗;太实了,实到只能二选一或者互相否定对方(比如有人认为如果一部商业电影对不上《救猫咪》的节拍,那就是错误)。而南加大的编剧课学术知识是像武当派一样。武当因为有这个点在,的底蕴更深,所以剑法和剑阵虽也有套路,但只要你领悟核心,是可以自创出最适合自己又最厉害的招数套路的



编剧班课堂


就拿被很多电影界人士奉为圭皋的《救猫咪》来说,很多极其牛逼的电影,是有《救猫咪》元素在,但完全不是这个路数,当然先练好《救猫咪》没错。但这里上课给我的东西一下子让我不再唯《救猫咪》了


很受启发。它让我清晰地发现:上课的学术化体系学习,你可以变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剧本



它和很多市面上指导你如何讲好故事的各流派有相似。但那些毕竟是,类似具体操作指南。南加大的编剧课也是,会让你一步步写出故事;但中会阐述


作为一个想好好在讲故事上精进的创作者,很受益


第二序列 —


上课的老师是Irving


所有关于招生的资料上,都有他的介绍。可见是一块招牌


但挂羊头卖狗肉的老师在行业内还少么


作为一个严厉又悲观的怀疑主义者,三个月的课学习下来,发现Irving值得被尊称一句老师在课堂上、在课堂下,皆如是


甚至可以称之为严师了。上课纪律严格,作业要求严格,对大家每个创作也很严格。很好,严格后面是认真,不糊弄


他从你的作品出发,直击要害,单刀直入,给出真诚的建议,并不吝分享相关的宝贵经验,毫无水分。相比那些交钱了就随便你怎样的所谓编剧老师而言,竟颇有师道古风。也不像那些爱以指导为名实为卖弄学识,摇唇鼓舌吹嘘标榜自己的所谓老师,他认真看你每一个字,尊重你每一句话,在客观乃至严厉的意见之下,是使你飞速提高的关怀


是真正平等的互动和让你进步的教学,有干货,也有心。文化差异是有的,单纯的啼笑皆非。严格的课堂上时常爆发出一阵快活的空气

编剧班Irving老师授课


还有翻译老师和助教老师,怎么讲?只是期待尽职尽责就足够了,但太让人惊喜了!除了工作的专业之外,认真努力可爱软萌,这些称赞完全都当之无愧


巨大的翻译量,课堂口头的和课后书面作业的,维系着整个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她们很辛苦。明明我们学生作业少交的话,对翻译老师和助教老师们来说,都更加轻松不是?她们还是兢兢业业的。作为拖延癌晚期患者,就是在她们半夜三更的催促中,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不按时交作业了


这里的每个老师,都让我不敢松懈,不想被自己的良心谴责:老师们竟然比学生还努力。也正因为这样,才让学生真正学到了,进步了


第三序列 —


作业有严格的规定,格式、主题、要求、字体……


回忆最近一次这样认真的作业,是大学毕业论文吧


有必要这样吗?从最开始的吐槽到理解,很简单: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工作中接触过太多因为前期要求不清晰,后期反复折腾的车祸现场了。经历过太多叫你交一个东西,不把要求规定说清楚,后面反反复复更改,还让你背锅的情况了。本默认这是行业常态,但通过南加大的学习,就会发现真正的专业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用最少的时间来实现效率最大化。窥一斑而知全豹,中国影视的专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同时,每份作业都让我学习到很多以前完全不会注意却极其重要的创作要点。在每份作业的分析中,老师和同学会清新自然地告诉你,你牛逼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哪些你做到了,哪些你可以做得更好


工作以来,唯一一次能够这样真切实在地感受到:每周都能清晰进步的满足


第四序列-


三个月的同学,尤其是只在周末上课的话,塑料花姐妹兄弟无疑了。同学情这种东西,不是在这里收获的


抱着这样想法的我,再一次被打脸


大家认真地课上分析你的作品,提出超赞的建议。生日邀请同学们一起开开心心吃蛋糕。从家里给你带好吃的。说过的东西,下节课会从遥远的北京快递过来。女生睡着夜聊。在操场上一起散步聊天玩猫。第一堂课会借给你笔和纸。毫不吝惜互相分享知识点满满的笔记。在某个快崩溃的时候,抱着你安慰你已经很棒了……这些十六岁的我们做过的事情,这几个月又做了一遍,用十六岁一样的单纯温柔


这是怎样一帮神仙同学,虚情假意吗?也许吧。当课业结束后大家有契机再重聚时,坐着飞机从全国各地赶来,围坐在一起啃着鸡爪,每个人聊着心里不轻易示人的故事到凌晨3点半。这个时候,逢场作戏?我不这么想


编剧班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庆祝生


第五序列 —


手机只找到这几张,还有很多更美的地方。上课的学校在张江新校区,图片不及现实里美的十分之一


上科大校园


第六序列 — 怀


交作业deadline的紧张,上课时Irving老师的干货,同学们精彩纷呈的故事,课上讨论时闪耀的思维火花,拉片课上的灯光明灭


一起火锅,一起看电影,一起唱歌,一起玩游戏……


2018届编剧班校友日重



同学还有老师一起,吃了很多顿温暖的饭,聊了很多走心的事。班级群里的互相嘲讽和互相鼓励,互相拆台和互相帮助


课间休息时,迷你的甜品吧,饿的时候那些小点心,困的时候冲一杯咖啡,冷的时候递到手边的热水


每当想起在南加大编剧课上的点滴,像是看见了一轮新的月亮,轻盈愉悦



第七序列 —


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自问时脑中闪现一系列答案:一个自己独立创作的故事?编剧专业上切实的提高?真诚难得的友谊?南加大的优质平台?……都不是


是伴随着新故事产生的新的自我


在繁忙工作生活中,可以坚持三个月去学习,去提升的自己

如愿以偿,学到真知的自己


惊喜地发现可以更上层楼的自己

有目标,努力去实现的自己

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更有信心的自己


第八序列 — 新世


第一堂课上,Irving老师说了故事的四个基本元素:现状、攻击点、辩论、新世界。其中的新世界是指主角带着她/他的决定进入新的现状


每个离开南加大编剧课堂的人,比如我,带着Ready to shine的决定进入我人生的新世界


每个人的决定都不同,但那个决定一定是因为南加大编剧课教会你,让你领悟的。这是发生在每个人生命里的一个灯泡时刻对我来说,是再次燃起对创作的热情,和具备更为有效的创作能力



2018届编剧班赠送给老师的礼物

学员、老师与十个剧本角色的合影


在进入新世界之后,回首这一段南加大编剧课时光,又想起那段在毕业仪式上对老师说的话:每个按照自己意愿而活得精彩的人,对这个世界都是一种祝福,她/他们在说:这是可以的


感谢南加大编剧课带给我的新世界


作者:徐淼,2018届编剧班学员,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四年编剧从业经验。电影《澳门心跳》、《半途而飞》、《向日葵之旅》、《一时三客》等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