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2015年,在上海文广的推动下,在教委和文广的支持下,上科大南加大影视培训项目试水首届编剧班。2016年,上海科技大学和南加大电影学院签订了上海地区独家的培训合作框架协议,培训业界制片人、编剧、导演。2018年项目又增设了剪辑班,多个条线同时运行,希望把北美影视工业当中专业化的东西,有条理地带到中国的影视行业。
课程内容
今年我们在北京和洛杉矶开设制片人班,在北京的模块是5、6、9月在北京各三天,周五到周日。洛杉矶的部分,暂定7月10-26日在南加大电影学院,具体日程安排请参考招生页面的资料。
2019年制片人班课程安排(暂定)
洛杉矶部分课程安排(暂定)
师资与课程安排
制片人班的7大核心模块中3个由汤姆·雅克布森和布兰达·古德曼老师讲授。汤姆·雅克布森老师曾担任派拉蒙和20世纪福斯的高管、副总裁,有出品方视角,也曾作为独立制片人运作商业项目,内容横跨电影、电视和网剧;而布兰达·古德曼老师是独立电影的制片人,许多作品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她所发掘的演员和导演分别获得过艾美奖或者是获得过奥斯卡的提名。这两位是美国电影工业中典型的抓内容的创意制片人,他们的课程会涵盖影视制作前中后期的全流程,并会带来制作、排期、预算的一系列标准化工具。
汤姆·雅各布森老师为制片人班同学上课
另外编剧、美术指导和表演指导这3个是专业领域的课程。一个好的制片人需要理解专业部门的工作逻辑,才能在与他们的合作中进退有据,并有能力提合理的要求。这三位老师与我们合作多年。艾文·贝拉得杰的编剧课提纲挈领,对策划和剧本评估非常有用。布鲁斯·布洛克是视觉艺术专家,善于解析空间、线条、色彩的作用,能够应用于摄影和美术设计。谢尔顿·拉里老师对于演员表演的指导方法,重在明确角色在一个场景中的意图,这其实是从表演的角度来评估剧本塑造的人物是否真实,是否“演得出来”。这几个老师的课都给制片人很好的抓手来和技术工种的专业人才进行沟通。
2018届制片人班学员参访IMAX公司
我们的校友是谁?
迄今为止,我们制片人班培训了106位核心的学员,学员来源多元。有大影视公司如腾讯、耀客、尚世影业、亭东、最世文化、奥飞娱乐、华策、天工异彩等等,也有小而美的内容公司如啼声影业、兴格传媒、飞兔工作室、橙子娱乐等。同时也有来自艺人经纪、影视投资、内容平台、科技、游戏、法律等不同背景的学员。作品方面,多位学员出品或参与制作了各类头部内容,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乘风破浪》、《滚蛋吧!肿瘤君》、《恋爱中的城市》、《红蔷薇》、《将军在上》、《大世界》等影视作品和网剧。
我们几位新锐制片人的独立项目也捷报频传:2016年的制片人班学员李靓,初出茅庐制片的长片网剧《一真见血》获得澳门国际电影节的最佳新锐导演奖。2016班校友赵文佳的作品《太后与我》在2018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青年电影计划”中分别获得了”坏猴子影业“与”七印象“的”特别关注项目“大奖,今年在香港HAF融资论坛上又喜获“万达菁英+计划”大奖。制片人王欢与著名导演张秉坚合作的项目《借蛋》去年入围金马创投,同时邀请了布兰达·古德曼老师作美方制片顾问。
2016届制片人班校友赵文佳作品《太后与我》
我们培养怎样的制片人
尽管背景和诉求各不相同,但学员的共性在于,大家都对美国影视业的内容生产的流程、如何把控优质内容非常感兴趣。这其中有从前期开发到实际制作全称操盘的资深制片人,也有想从执行层面往前端发展的,从策划端往制作端开拓的,或想从营销和内容采购往内容制造靠拢的。而投资背景的学员,也更希望能更深入了解影视创作和制作的逻辑与细节。
制片人究竟做什么?制片人与导演的关系是怎样的?双方在一个项目中各自的权重是什么?影片最终效果由制片人来负责,还是导演来负责?这些问题在好莱坞发展的百年中,其实也一直出现。由好莱坞一线的制片人前来交流,能让大家切实地看到,在比较发达和完整的电影工业里面,优秀的创意制片人是怎样运作一个项目的。
其实不论从资方的角度,还是从一个独立制片人的角度来看项目,又或者说,不论制片人本身是对商业内容更感兴趣,还是对独立、文艺的内容更感兴趣,他们之间的共性在于:制片人对自己专业性的笃定,和对内容的自信。
课程模块之间的联系
事关内容,就牵涉到我们怎么从剧本上发现这是一个好故事。同时,也涉及如何与专业的人才,即导演、编剧,甚至其他的技术工种合作。在南加大电影学院,不论是技术领域的老师、还是制片人,对“何为好故事”都有共识。把好故事催熟成剧本,再到组盘、拍摄,再到把影片包装出去、与发行营销的各个渠道去沟通,过程纷繁漫长,但回归原点,核心还是在于对内容的理解和对故事的信心。
编剧模块Irving老师授课中
各个模块的老师都会带来专业化、标准化的制片工具。我们会看到,为什么美国的剧本要写得符合格式,因为一个工整的剧本,对排期,对预算,对甚至是美术部门,对特效部门,都能节省很多沟通成本。
校友活动
我们已有四年的校友会基础,今年会强化校友联谊,希望大家能互通有无,促进合作。今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我们会组织来到上海的校友参观上海一些著名的影视公司、尤其是对好莱坞的体系做了比较成功的本土转化的公司。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创投活动,路演以及市场和论坛活动也会组织大家参加。
2018年上科大-南加大影视培训项目校友日活动
在8月,我们在北京也会做一次校友联谊,请本土的业界嘉宾和学员来聊一下大家有兴趣的内容。现在已经确定的有引力影业制作高级副总裁桂侑铭(Ming Beaver Kwei)老师,他有丰富的国际和国内制片经验,最近参加的大项目是《巨齿鲨》,在包括国际谈判,中美合作,导演和制片人的关系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行业观察。我们之前也收到很多关于法务方面的问题,有一些我们会请南加大的老师从业务角度来解答,同时我们也需要中方的视角、思考和经验,所以我们也会请我们2018年的校友、资深的娱乐法律师胡岩,来讲一下她工作当中经验。
洛杉矶部分的安排
在7月10到26号在洛杉矶南加大电影学院的部分,我们会上三次比较系统的课程。首先是7月10号到12号的导演工作坊,导演谢尔顿·拉里老师会介绍怎样和演员沟通,并做一些彩排和演练的演示。同时我们也会请到剪辑、声音的老师来分享,探讨和导演和制片人应该怎样的合作,这三天的课程就可以把制作层面上的一条线索给理清楚。
第二周和第三周我们分别有三天的课程,一个是美术指导,一个是独立制片,都在南加大电影学院上课。我们的业界参访和互动会分散在第一周到第三周的课程之间,或者当天课程结束之后。
今年周六日南加大电影学院不开门,周末时间就给大家在忙碌的学习和倒时差之余去自由活动。同时参加拍摄的同学需要周末的时间选角和拍摄。
为什么要设计导演体验模块?
过去三年,我们在做导演班的时候,发现老师表演指导的方法非常有效。在此小小地剧透一点,老师会说:“不要用形容词去指导演员”。为什么不能用形容词去指导演员,它暗含的意思是,作为导演或演员,你必须明确角色此时此刻的意图。在明确意图的前提下,你还要用精准的方式去沟通清楚。
当地演员参与课堂教学
这就和我们剧本的微观原则非常一致。或者我们所说的“强情节”意味着什么?分到每个场景里,当人物动作意图明确时,就能构成一个有用的节拍,有助于做出一个环环相扣的场景。因此,导演的训练和编剧是相辅相成的。南加大导演老师指导表演的方式,对反推回去理解和细抠剧本,也十分有用。我们希望制片人可以通过这个模块,亲身体验一个好的、可以演出来的场景是怎样的。当你的身体、你的心能够记住这样的一种从文本转化到实际表演的体验,你就获得了一个再也不会失去的方法。可以更加明白“打动观众”或曰“吸引观众”(engage)究竟是怎样的。
导演体验模块的具体安排
讲课部分,老师会利用一些简洁有效的练习演示如何向演员说戏,同时有声音和剪辑的讲座。在这之后我们会开放20个名额,对实际拍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与。我们会让大家选择几个经典电影中既有的2-3分钟的场景,撰写选角明细、公布在选角网站上。大家在课余时间进行选角。我们会促进大家和当地演员的交流。选完演员,把经典的场景给拍出来。
剪辑老师上课中
分组将为4到5人一组,我们在评估了大家具体的经验和技术后会分组。考虑有一些制片人其实有导演、摄影或剪辑的背景,每一小组会有人做导演,有人做制片人,其他是选角副导、现场统筹、以及剪辑等。我们会体会到很有意思的美国选角流程。在第二周的周五,我们会把选定的演员带进棚,和指导表演的老师一起来对演员进行彩排。南加大的老师会协助你深化对这个场景和人物的理解。同时我们会利用既有的美式格式的剧本来做这个拍摄,包括分解、准备镜头,这对场记和剪辑的工作都很有帮助。
从创作层面来说,你对场景和人物的理解,会反映到演员身上,看他/她是不是能把它演出来。拍摄是一层创作。再到剪辑时你又能再对素材进行再创作。在这个不断重写的过程里,制片人就可以体会到各个环节当中我需要去看到什么。各个环节上,我们都同时要求大家思考:现在人物的意图是什么,以及要给观众造成怎样感受。
演员进棚,与教授一起进行课堂演示
器材需要自带吗?
大家如果对拍摄模块感兴趣,摄影器材和剪辑的器材需要自带。我们希望大家就做短平快的准备,用简单的单反、甚至比较好的手机来拍摄,剪辑在笔电上完成即可。整个流程是希望你能用简单、有效的视听语法,在各个环节上实践如何处理素材、如何理解人物、如何评估场景对观众的效果。大家请在报名表上详细列出自己在几个技术工种方面是否有经验,以方便我们进行配对和组队。
赴美
赴美的食宿和机票需要自理。我们会和南加大电影学院协调酒店和宿舍。从过往的经验看,整体赴美的金额大约是在3-4万人民币上下。没有美签的同学,我们会联络南加大电影学院给大家提供赴美邀请函。不论是南加大电影学院给邀请函还是自己去旅游,其实都是B1/B2的旅游签证。
对语言的要求?
课程配备中英交传,因此对英文没有要求。如果您英文非常的流利的话,也不要担心浪费时间,因为老师给的信息量非常大,交传的空隙能给你一定思考的空间。在课程中有写提案的作业,项目组会协助翻译。
翻译老师为各组同学翻译提案作业
拍摄环节,毕竟需要与美国演员直接进行交流,如英文口头表达能力好的话,对拍摄环节非常有好处。但也无需过度担心,我们项目组会组织助教团组织拍摄以及协助沟通,在语言方面对大家提供无缝服务。
课程结束可以得到什么?
完成全期课程的学员会获得课程结业证书,上面有上海科技大学校领导和南加大电影学院院长戴利女士的签名。当然老师和学员、学员之间的互动也会延续到之后的项目上。
申请人的经验
我们的招生简章写了须有3到5年的制片经验或影视投资的经验,但我们也会视情况放宽。如在传媒、法律、科技、游戏、产业园等等这几大领域里面有比较实际的管理和工作经验,并对影视有一定的了解的从业人员,我们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