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艺 · 说 创艺 · 说

创艺沙龙——经典与设计 Vol.53 卢西奥·丰塔纳与马里奥

时间:2023年5月4日


地点:创艺学院展览




创艺沙龙

经典与设计

经典

卢西奥·丰塔纳


图片

Lucio Fontana

1899—1968

卢西奥·丰塔纳(LucioFontana,1899~1968),意大利战后重要艺术家。他出生在阿根廷一个混血家庭,年幼时他和家人回到意大利米兰生活,23岁时返回阿根廷。他年轻时候集中创作雕塑,作品有明显的原始风格,此后逐渐拓展,作品涉及绘画、金属雕塑、陶瓷等。

二战期间,丰塔纳回到阿根廷,和一些艺术家、学者朋友共同创建了空间主义。在他看来,艺术应当跨越绘画、雕塑等形式和材料的隔阂,与诗歌、建筑、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发展成一种“结合时间与空间,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艺术,追求艺术中的新精神。


图片

Portrait of Teresita
Lucio Fontana
1940

从1949年开始,回到意大利米兰的丰塔纳开始尝试打破材料的限制。一般来说,架上作品和雕塑作品的分野非常清晰:架上是二维的艺术,而雕塑是三维的艺术。丰塔纳戳破画布,在画面上打洞。在丰塔纳看来,画布“不是,或不再是支撑物,而是一种幻象”。画布仿佛是将画面禁锢在二维概念的结界,戳破了这一层结界,就创造出了另一重围度,如此架上作品也就变得立体。“穿透画布并非为了破坏,反而是为了构建。”这一逻辑后来又被运用在他的雕塑中。


图片

Concetto spaziale, Attese
Lucio Fontana
1940

直到1958年,丰塔纳回归创作生涯初期的极简风格,开始创作画面中有裂痕的系列。丰塔纳曾经在文章中提到,他在作画时“不想只是画出一张图,而是希望打开一个空间,去创造一种艺术的新维度,将它与无限伸展的宇宙相连,超越扁平的画面或者图像。”这一系列,成为丰塔纳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也成了大家提起这位艺术家时的标志性元素。


Concetto spaziale, Attese
Spatial Concept: Expectations
1959

设计

马里奥

马里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子虚拟形象之一,也是任天堂的招牌形象。这个由日本游戏设计师宫本茂创造的角色,至今已出现在超过200款游戏之中,深深地影响了电子游戏产业和世界流行文化。

图片

宫本茂

马里奥的初次登场是在1981年发布的街机游戏《大金刚》(Donkey Kong)中,当时他还叫Jumpman。玩家需要操控他爬上建筑物,跳跃躲避大金刚扔下来的木桶和火球,救出他的女友保琳(Pauline)。这款游戏是任天堂在美国市场的首次成功,也是马里奥的设计师宫本茂(Shigeru Miyamoto)的代表作之一。

《大金刚》游戏画面

  

宫本茂原先并没有预计到这个角色会如此受到欢迎,只打算让他客串一下,就起了一个符合游戏内容的“Jumpman“的名字。而后,美国任天堂的员工发觉前来催债的房东Mario Segale竟和Jumpman的形象十分神似,就决定把Jumpman改名为马里奥(Mario)。 

  


意裔美国房地产商Mario Segale


马里奥的形象受到了当时游戏机性能的影响。由于当时的街机硬件只能显示很少的颜色和细节,宫本茂决定给马里奥戴上一顶帽子,以避免显示复杂的头发;给他留了一把胡子,以区分他的鼻子和嘴巴;给他穿上连体裤,以清晰地显示其摇臂走动的动态;

图片

《大金刚》中的马里奥


计算机的技术不断演进,但马里奥的设计元素一直留存了下来,成为了其特别的标志性特征。随着技术的进步,马里奥的外表变得更加清晰和细致,比如增加了蓝色的眼睛、白色的手套、棕色的鞋子、帽子上的红色“M”字母和背带裤上的金色扣子。马里奥的衬衫和背带裤的颜色也从蓝衬衫和红背带裤变成了红衬衫和蓝背带裤。充满活力与趣味的马里奥经典形象逐渐形成。

图片

如今的马里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