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生 毕业学生

马海能毕业感言

幸运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不太幸运的人,但是,武老师却总说我还是有些许不易察觉的小幸运在里面的。起先我觉得开什么玩笑,事到如今,倒也不置可否。

读小学时,性格飞扬跋扈,天天惹是生非,是个动不动就能让请家长来班主任办公室喝茶的主。今天才将木质课桌拿铅笔划坏,明天又因踢足球跟同学起冲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就因为这一言难尽的性格,我常常因琐事与我的发小闹矛盾。我至今难以想象,究竟怎么样的机缘让我与他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如果没有我们在起冲突,互相不理睬期间,其中一方突然格局打开,在某个平凡的放学后,突然冲到对方面前,就那么异常唐突地伸出手来,相顾无言,沉默片刻,随即握手言和的话;如果没有在发小当着我面受人欺负时,我二话不说出来跟那些小瘪三对峙的话,我未来的人生想来应是相当孤独的,仔细想来,我还是蛮幸运的。

小升初时,报考了很多自主招生的学校,直至最后一所学校考试结束,录取仍旧了无音讯。就在爹妈焦急等待中,第一通电话响起,本以为尘埃落地,不曾想对方先委婉地表示成绩不达标,但随即话里话外透露出,只要交高价,就能拿录取资格。父母听后,表示再考虑考虑,随后在犹豫中挂断电话。大抵前后间隔就仅仅几十秒,或者几分钟过后,第二通电话响起,好消息传来,至此才算是有书可读。倘若头所院校招生办老师再多唠叨两句,父母再多犹豫片刻,第二通电话就打不进来,我就没有办法去到家乡还不错的初中就读,人生轨迹就会发生改变,仔细想来,我还是蛮幸运的。

       转眼报考大学时,剧情何其相似。手握着589这一尴尬的分数,拼了命想在川内找个还行的院校就读,于是跟母亲挑灯夜战,把川内好学校,好专业挨个报了个遍,结果,其他学校都公布录取分数线了,宣告我统统落榜了,只剩西南交通大学唯一的希望了,它还偏偏出分特别迟。幸运的是,西南交通大学宣布那年录取分数线为588,我仅高一分,最终就读于材料学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如果我在高考时,错一道简单小题,人生又会不一样,想来我还是蛮幸运的。

       再到后来,为了读研更是坎坷异常,一战上海交通大学复试落榜,二战头铁,继续报考,结果初试就宣告失败。也正是那时,已经早一步来到了上海科技大学的本科同学宣宇,向我推荐了CASE实验室,那时候,我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这来之不易的面试机会。但遗憾的是,在最开始的录取意向名单,我其实并不在其中。最终还是因为我前面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同学放弃了机会,我才得偿所愿,也在未来的研究生生涯中,选择了应用于镀锌板表面的视觉纹理分析算法的相关研究。这一切的机缘巧合实在太具戏剧性色彩,仔细想来,我还是蛮幸运的。

       如今回头看看研究生这三年,我应该用怎么样的比喻与措辞,去贴切地描述这幸运的三年呢?这种感觉,就好比是一棵树如果想要想焕发蓬勃生机,毫无疑问,它的树根就应该盘根错节;就应当竭力地向土壤四周延展;就必须彼此之间,相互照应。树根在这里,既喻我自己,也喻身边人。噢!我恍然大悟,幸运除了自己的努力,更源于他人的托举。

       为此,我十分感恩在研究生期间,能遇见对待科研态度严谨,注重细节的武颖娜老师。得益于武老师的帮助,我的科研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方法论都得到了极大的颠覆与增进,“责任感”与“勇于做出困难的决定”也将成为我往后人生信条的一部分加以贯彻,也是在武老师的推荐与帮助下,我得以进入ABB工程有限公司实习,并最终拿到机器人研发事业部的视觉岗位的offer,未来将围绕基于机器人的视觉应用,开发相应的智能视觉模块。

       倪娜老师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且善于进行逻辑推理和观点表述,虽然倪老师多数时候很凶,但这仅仅是因为她本身要求高,既对自己,也对学生,我很开心与倪老师一起开组会的日子。

       杨婷婷老师是我迈进机器人领域的引路人,也是在她的鼓励下,我建立了对机器人的初步认知,并完成了第一个基于机器人的小项目,这是我研究生最开始成就感的来源,衷心感谢她。

       谢广平老师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他与郑哲同学一样,对科研本身有着十分纯粹的热情,W202实验室里交错纵横的设备大抵在我们看来是机器,于谢老师而言却是伙伴,这样的纯粹时常令我神往和钦佩。

       没有人再能比翟梓融老师的脾气更夸张地一团和气了,印象中翟老师总是笑呵呵的,我很难想象他怒火中烧的样子,我不是一个很能控制住自己情绪的人,因此这真是令我羡慕的情绪管理能力。

       昌海老师在我印象里一直都富有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热情,且极富感染力。昌老师也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吗?想来是会有的,但也许他审视情绪低落这件事本身就不像我这样悲观,这是我特别值得学习的地方。

       王韦昊老师和欧尧老师很善于跟人打交道,我很喜欢他们跟学生沟通的方式,我时常看到王韦昊老师穿梭于嘉鹏、荣发的座位,的确,只有及时的沟通,才能了解学生当前时刻的想法并加以调整。欧尧老师的心肺功能一直是个谜,我很疑惑他随随便便几十公里的马拉松到底是用的骑车的方式,还是跑步的方式。当然,这也彰显出他对生活的热情,是值得我学习的一点。

       我至今仍然记着我因课程设计找张振波老师讨论交流的细节,张老师对待本专业无疑是十分坚定的,他从我觉得枯燥无比的材料学实验中扩建出了属于他自己的小世界,于自己的世界内自得其乐,到达了忘我的状态,这十分了不起。

       徐惠宇老师对待答辩秘书工作的认真态度令我难忘,他对待所有的细节是这样的耐心且一丝不苟,我曾经因为类似的细节问题被武老师骂到自闭,要到达这样的一丝不苟,毫无疑问是需要下狠功夫的。

宣宇师兄平常是个热心肠,做实验很玩命,但他的头发叫苦不迭。我受他的帮助不计其数,在此,我衷心希望他能够按时毕业,找到心仪的工作,并且能让塑料花发出新芽来。

郑哲同学是我迈进视觉领域的引路人,他的情绪管理能力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且为人谦虚,对待技术有自己的态度,每每找他讨论问题时,不论之前他在干什么,他总能瞬间进入讨论状态。这实在令我钦佩,向他致敬与学习。

李嘉鹏同学也同样是个操心命,比宣宇师兄有过不及,我遇到非专业的疑难杂症总爱找他询问,因为他给出的答案总是正确且完备,这同样也能从他给出的毕业论文模板中窥见一二,感谢嘉鹏同学的毕业论文模板,这为我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写论文的时间。

赵荣发同学曾在疫情期间担任我所在楼层的层长,我有幸能在此期间有帮助过赵荣发同学配发过几次物资,所以知晓该职责的工作强度。这当真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了,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以贯之的态度值得我学习。

李晓晨同学执着于自己的冷笑话事业,与他相处的时光总是愉快的。我曾在研一期间有与他一同当助教,共事过一段时日,他很擅于合作与倾听,且粗犷与细腻并存,也难怪小雨同学爱找他玩。

在实验室中,我也很喜欢找陈姝文同学询问一些非专业问题,她会认真给我解答。我也有认真地听过陈姝文同学的毕业论文中期汇报,虽然我是外行,但能看出她的用心备至。他与张老师一样,在陶瓷领域建立起了自己的小世界。

赵郑南同学一直以来都是实验室公认的情商之最,他是一个很善于观察的人,能捕捉到人际交往中一些微妙的变化。此外,感性和理性在他身上有着较为理想的融合,这很难得。

常家强同学的耐心集中体现在他对实验的态度上面,我常听人说他做实验总是不紧不慢的,是有一定节奏性的,先是拿出手套,再是拿出试剂,接着拿出样品,总是循序渐进的,就像交响曲一样。把控好事物和人生的节奏是一件复杂的工程,如果将人生比作舞蹈,家强同学一定一个拍子不会误掉。

王渊成同学的择业目标至始至终都很明确,如今他也实现了他既定的目标。选定一个目标并坚定地付诸努力是件复杂且辛苦的事情,但他做到了,不过希望他的新公司可以善待他,不要让他老是加班。

王友成同学的科研之路有目共睹的坎坷,但同样,他的成长也有目共睹。他的抗压能力与郑哲同学一样夸张,很难说,如果我处于他那样的处境,我是否能挺得过来,希望我以后也能有他一样的抗挫能力。

彭程同学陪伴我度过了一段十分快乐的实习时光,在实习那段时间里,太阳晒得人异常烦躁,工厂里机械臂从早到晚的噪音更是吵得我头疼。那段时间里,每次下班后跟彭程同学一起吃饭是最能安慰我的了。彭程同学待人接物是率直的,也是感性的。他的思维异常活跃,我还记得他在实习期间兴致勃勃地给我分享他开发出来的新算法,那种算法创新性地引入一个滚动的圆来探索平面上的孔洞,我当时觉得很有意思,是非常有创造力的想法。他仍然保留着对世界的好奇心,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李子健同学的说话语调总是很温和,他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独到认知,他说出来的话总会令我啊个不停,他与彭程一样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心,这同样非常难能可贵的。

张钊同学和张郇同学与我接触的时间不久,他们研二期间便前往了公司,但他们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成熟的成年人形象,踏实负责且认真可靠,这也是我理想中成年人该有的样子。

张宇同学的毕业论文致谢部分我至今印象深刻,情真意切且文采斐然,我在此之前从未有察觉到张宇同学有如此文采。我在高中期间常常希望将自己的文字雕琢精美,但总是矫枉过正,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他一样言简意赅,行云流水。

白惠中同学毫无疑问是有自己的世界的,当然,如果你想涉足他的世界他也是非常欢迎的,跟白惠中同学闲聊不会令我紧张和尴尬,是很自然的攀谈,我很喜欢那种交谈的感觉。

张宁鹭同学是十分富有亲和力的,如果你是她的好朋友,你会很愿意将自己的故事和盘托出于她,她也能积极地给予你回应。拥有亲和力是领导的必备特质之一,宁鹭同学以后说不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领导。

王宁同学总是沉默寡言的,但他确是做科研的一把好手。他专注于将自己的精力完完整整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当中,祝愿他未来的事业一帆风顺。

所以我现在逐渐知晓武老师所说的我的小幸运是什么了,其实严格说来,我的小幸运并非是我与生俱来的,这得益于我发小二十来年的陪伴与包容,得益于我父母数十年来为我的奔波与劳累,得益于本科时期与同学之间建立的友谊,得益于研究生期间老师和同学们直接、间接的帮助。

还是想用高中毕业时,张璐遥老师的一句话划上句号,这句话现在看来是如此的温情。就像是疲惫了一天,深夜快到家时,望向家的方向,客厅里不明不暗,特别平凡的灯光。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