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青萍之末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2019年7月我参加交大夏令营第一次来上海时就曾经过华夏中路,那时不曾想到后来会和位于张江高科园的这所学校产生联系,会与上海这座城市有一段三年的结缘。
人行万里念吾师,承恩阔步青云去。值得专注的事业,可支配的时间和高品质的生活,是本科毕业读研伊始立下的目标。但杨锐老师对科研的情怀教给了我“士志于道”的道理,让我真正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走学术这条道路,问道三载自此始。张振波老师则是我科研的领路人,初见张老师在他的办公室,那些所有关乎过去的落魄、关于未来的惴惴不安,在老师的热情下一扫而空,留下的是问道科研的坚定与期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ASE平台提供的实验条件,让我有机会熟练掌握各种先进设备尤其是扫描电镜的使用,至今我仍记得每一次用电镜观察到新结构时的那种回归科研本源的乐趣,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不一样的事物,这一点后来也成为我做科研的源动力。还有对于已经多年不怎么过生日的我来说,CASE的happy hour也是非常有爱了~
科研经历更多的是平淡而孤独的日复一日,很多时候都在靠自己去摸索,去尝试,去学习。记不清多少次踏着零点的月光而归,记不清多少次停灯向晓抱影无眠,叩问内心是否后悔过这一路的颠沛。光影在实验室的窗前流转,很多次推开门偶然透过落地窗的一瞥,远方的地平线上,橘子正跌进迢迢星野。
2022年被上海疫情偷走了三个多月,时光匆匆,转眼就到研三了。用贺铸词格填了一阕《临江仙》,也是当时的真实感受了:
三十六陂烟月改,
又逢鸿雁归时。
垂杨长短系秋思。
西风今日酒,
丹桂旧年枝。
长夜迟迟,而后星河欲曙。秋夜里收到期刊编辑的回信,眼前忽而回到三年前的夏天,我望着黄浦江彼岸的烟火,映出少年眼里的光。所幸自己从未放弃,所幸每次在最黑暗的时候总有人间一两风,圆我十万八千梦。而今万般熙攘化清风朗月,知来处,明去处,我亦不再畏惧。
风起青萍之末,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整理行装,奔赴下一场山海,“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