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工作坊 讲座/工作坊

活动回顾 | 和《女驸马》一起穿越古今,欣赏艺术,品味经典!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段来自《女驸马》中的唱词,对于不少同学来说,是熟悉而陌生的。它或许是电视晚会中每每出现的旋律,或许是大家对黄梅戏清新淳朴唱腔的匆匆掠影,或许是戏曲爱好者反复打磨的唱词……而今晚来自徐菲教授和满天星黄梅戏团的舞台剧《女驸马》,则让大家拥有了对黄梅戏的更好的认识。

  


  戏曲在悠扬的弦乐中拉开帷幕。雕琢的绣楼,间或拨弄的琴弦,精心纹绣的罗绮……这些精致的舞台摆设,与“女驸马”冯素贞婉转的唱腔、灵动的步伐一起,将大家引入了属于剧中人物的世界。无论是花园中冯素贞与李兆廷的互诉衷肠,还是状元府里公主与女驸马的僵持,抑或是金殿上二人以古喻今、步步为营,观众们随着他们的喜悦而欣喜,随着他们的焦灼而忧心,随着他们的绝望而戚戚,随着事情的峰回路转而惊喜不已……当女驸马的唱腔逐渐加快、不断高扬,当丝竹之声不断转急,当事情终于柳暗花明之时,来自满堂的喝彩与掌声,或许是大家来自最深深处的共鸣。

  


  如果说,典雅的布景、酣畅的剧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那么黄梅戏贴近生活、灵动朴实的唱腔唱词则不失为一种听觉上的美的享受。带有安庆方言的唱腔,灵动而富含生活气息,伴着长于民间的小调,自成一式;而不拘泥于形式的短对话,急促而生动,将故事的内容呈现得更加饱满立体。

  

  在清新自然的乐曲、曲折冲突的情节中,故事终于走向了“有情人终成眷属,善恶终得报”的结局。而在这样一场国学的饕餮盛宴中,同学们加深了对黄梅戏的了解,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了更深的认识。


  

  而散场后,我对“女驸马”冯素贞的扮演者徐菲教授进行了采访。

 Q:您对黄梅戏最初兴趣的来源是什么?

 A:我是合肥人,黄梅戏算是半个家乡戏。从小家里人都很喜欢黄梅戏,黄梅戏的唱腔婉转动听,我耳濡目染就喜欢了。

 Q:您对黄梅戏有怎样一些大致的看法?

 A:戏曲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戏曲通常反映的都是些惩恶扬善,歌颂美好的情怀。黄梅戏也不例外。

 Q:您对这次我们学校组织的这样一项活动有哪些看法?对于未来这种传统经典在大学生中的推广又有怎样的期望?

 A:我觉得让大学生们接触一些像戏曲这样的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而让学生感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进到剧场去感受戏曲的舞台魅力。此次演出我也邀请了几位学生参与群演。她们也从中感受到了戏曲的快乐和“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不易。

  


  自本世纪初,白先勇先生改编的青春版的《牡丹亭》进入青年学生的视野。随后,越来越多的国粹经典进入大学校园。昆曲、黄梅戏、京剧……这些古老的传统经典,在当今的校园中,重新焕发着生命。而这或许就是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让更多的人去感受戏曲的舞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