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设计”、“娱乐设计”
重新定义工业设计
专业设置与招生要求
工业设计(080205)四年制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工业设计专业下设两个方向:
智能设计 / 娱乐设计
招生对象
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中理科毕业生
选考要求:必选物理+化学
2025年拟招生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重庆、山东、湖南、贵州、云南、安徽、北京、天津、福建、河南、辽宁、湖北、江西、甘肃、陕西
专业介绍
智能设计方向
围绕未来智能化产品的使用语境和服务模式,采用前瞻性的设计手段和方法,探讨人与科技的关系,创造人们未来智能生活新场景。
娱乐设计方向
以科艺融合和内容创意为核心,结合叙事、美学、技术的体验设计,探索科技娱乐、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前瞻性研究,运用前沿科技创造新型娱乐内容与形态。
培养特色
创意思维+人工智能技术
课程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知识
“科技 x 设计 x 艺术”跨学科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课程结构
人文+科学素养
人文通识:艺术史论、中国文化与符号、文明与科技、经济学等人文、艺术与社科课程
科学通识:高等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跨学科课程
扎实稳固的专业基础
视觉传达、模型制作、造型原理、动画基础、研究方法、设计心理学、角色设计、物联网、材料与制造、影像设计、用户体验和项目管理等课程。
各具特色的专业核心学习内容
智能设计方向 | 娱乐设计方向 |
艺术与科技 | 艺术与人文 |
计算机科技与产品设计 | 计算机科学及前沿技术 |
设计思维及创新实践 | 设计思维及设计方法 |
智能化生活方式探索 | 娱乐模式创新 |
课程特色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课程遵循“通、专、融”的原则设置。目前将人工智能的知识、工具和技术全面融入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跨学科探索能力、独立思考和判断力、综合设计能力、审美能力、讲好故事的能力。
“通”,宽阔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人文通识类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与符号学、现代艺术导论、文明与科技通论等
中国传统文化与符号学等
科学通识类课程:高等数学、信息科学技术导论、普通物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等
“专”, 创意思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创新设计
核心前沿科技课程:智能设计技术、物联网与产品设计、混合现实设计、数据可视化等,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知识,人工智能工具等
核心创意设计课程:情感设计、系统设计、交互设计综合应用、游戏化创意机制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教授设计创新研究方法
“融”,“科技x设计x艺术” ,跨学科综合设计
在每个阶段设置综合设计课程,学生通过递进式学习与全流程项目实践,阶段性输出融合“科技x设计x艺术”的综合设计作品,助力未来深造与就业
科研资源
“创意技术实验室集群”是融合了智能科技、设计与艺术、交互娱乐体验的跨学科科研平台,我院本科学生从大一开始即有机会参与实验室项目。
实验室:
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实验室(AIDA)
智造系统工程中心(CASE)
智能虚拟设计实验室(DIV)
混合生态创意实验室(HY)
毕业发展
深造前景
境内外院校 | 专业方向 |
境外学校:哈佛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密歇根大学、纽约大学、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德雷塞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英国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荷兰埃因霍芬设计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境内学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 | 人机交互 设计科学 设计未来 娱乐技术 工业设计 虚拟现实 游戏设计/开发 创新多媒体娱乐 交互设计与电子艺术 全球创新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 生态可持续设计 产品&服务整合创新 …… |
就业去向
新兴战略产业 | 创新职业方向 |
人工智能 智慧城市 智能化生活 新能源汽车 大健康 机器人 虚拟现实 数字文化创意 游戏设计 …… | 交互设计 游戏策划/开发 产品体验设计 多媒体设计 娱乐制作人 科技艺术策展人 创新项目管理 创新工程师 用户研究 …… |
关于创意与艺术学院
学院简介
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于2017年正式成立,创始院长为黎瑞刚先生,副院长为胡江教授、王受之教授。创艺学院以开展人文艺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己任,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孵化创新创意产业、产生深远国际影响力为使命,整合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生命和信息等领域的教学科研资源,依托上海“创意之都”的战略地位,形成“设计”x“科技”x“艺术”的教学生态系统,为新一代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
联系我们
联系人:沈老师
微信服务号:@sca-ad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