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工作坊 讲座/工作坊

活动回顾 | 美育之光照亮前行路——音乐艺术的美学鉴赏

讲座名称美育之光照亮前行路——音乐艺术的美学鉴赏

讲座时间:2018年12月23日 18:00

讲座地点:上科大 会议中心

主讲人:钱仁平


   20181223日晚,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作曲理论博士钱仁平老师来校带来以“美育之光照亮前行路”为主题的讲座。在此次讲座上,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钢琴”——施坦威钢琴首次登台亮相,与来自伊斯曼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才俊们一起,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音乐盛宴。

  首先,钱教授提到何为美育,美育是以音乐为体验方式,培养人们对艺术美的审美力和领悟力。上海音乐学院的首任校长蔡元培先生就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在1928年出版的《国立音乐院一览》学则之宗旨中记载:本院为国立音乐教育机关,目的在养成音乐专门人才,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

  紧接着,钱教授介绍了黄自先生。世界的潮流在浩浩荡荡的向前走,科技不断发展。而与千变万化的事物所不同的,绵长而持久的,是对于美的认识。黄自先生认为,凡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无论是诗,剧,画,雕刻,建筑或音乐,我们有三条路可以走: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

  音乐欣赏是有难度的。音乐所用的材料,不是人们平日里所惯用的,欣赏音乐,必须先有音乐的训练。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随作随止,欣赏音乐需具有较强的记忆力。音乐的“内容”与“外形”难以分辨,也难以言说。

  知觉的欣赏最容易办到,只要你觉得音乐“悦耳”就可以了。音乐的节奏、曲调、和声和音色的美能使我们知觉上感受到快感。情感的欣赏主要在于调性、句的长短、音的强弱等。而理智的欣赏是入室音乐最后的门,也是最难进的门。音乐的美,大部分完全是“外形”的美。有人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此话诚然。因为像建筑家一样,音乐家对于结构非常讲究。要能领略曲体的美,我们非先入理智欣赏的门不可。而要入这重门,我们须明白音乐的种类及派别,要学会看结构,辨别主题等。综上,在知觉的欣赏方面,我们应当能审辩美的节奏,曲调,和声及音色。在情感欣赏方面,应该先知道一些音乐表现的方法,及作曲家的生平和性格,然后用我们的冥想,去贴合他所表达的情感。在理智的欣赏方面,我们先应知道这些音乐派别的不同,各派别的特点,其次应当能审辩“乐意”。

  接下来,钱教授邀请来自音乐学院的学生们演绎世界名曲,引领我们用其所讲述的方法来欣赏作品。我们先后欣赏了巴赫帕蒂塔第二组曲、海顿的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三乐章、肖邦夜曲、肖邦练习曲Op10 No.3和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 No.2,体会巴赫组曲的精密结构,海顿奏鸣曲的千变万化,夜曲的宁静与波澜壮阔……

  最后,钱教授指出,如何把个性和音乐结合在一起,为何我们需要学习古典音乐,你不知道过去,就不会知道未来。在提问环节,钱教授解答了同学关于如何作曲与音乐教育的相关问题,并就另一位同学所问有关中国音乐的问题提到中国音乐的深远影响,中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场听众感受了一场音乐的洗礼,受益匪浅。此次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