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工作坊 讲座/工作坊

科普的“黄金时代”终结了吗?


时间

2020年12月16日

12:00


地点

创艺学院E408



主讲人


沈辛成,科技史学者,青年作家。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从事技术社会史和博物馆学研究。佐治亚理工学院科技史博士,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硕士,复旦大学考古学硕士,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曾参与美国自然博物馆、9/11纪念馆和上海科技馆等研究和策展工作。在《人民日报》、《史林》、《文汇学人》等发表文章十余篇。著作《纽约无人是客》入选2017年豆瓣年榜,豆瓣评分8.6。



我们往往认为科普是用平实朴素的语言,使艰深高妙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这种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确实占据主流,并且行之有效,在教育和商业两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但是这个科普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科技的发展日益细化深化,使得大多数人没有可能再去以常识的方式理解科技知识;科技的应用日益广泛,使得大多数人无法再用价值无涉的基准来判断科研人员的动机。


因此,下一个阶段科普工作的重心必然是史学式的诠释:将科研的过程说成故事,将普通公众带入科研过程。


旧金山探索馆(Exploratorium)知名馆藏

用牙签制成的动态旧金山景观雕塑

滚过海湾”(Rolling Through the Bay)

  


所谓的史学角度,从西方科技博物馆的内涵与偏重中,可以窥得一斑。


机械工艺占优时,欧洲博物馆重技术轻科学,因为前者具象,离艺术更近;欧洲列强竞相创立基础教育时,重科学轻技术,因为前者抽象,可复制易推广;发明家的图纸促进阶级流动时,科技等于工程;一旦科学家开始提供跨越式的解决方案,科技又和基础研究画上等号。博物馆与应用端的企业一个搭台一个唱戏,共度难关。也因如此,西方大型博物馆才能既跑量又走心,逐渐建立优秀品牌。

亨利·福特博物馆(底特律)的蒸汽机车



对中国而言,现代科学是舶来品,工业技术是舶来品,对于科技的普及和呈现也是舶来品。改革开放后,西方学界和业界已经完成了科与技的剥离,基础科研成为了唯一有资格入主博物馆的陈列内容。于是,在接受科技馆这一概念时,我们走进了重科不重技的思维局限,严重限制了从业人员对科技馆内涵的想象。作为三者交集的科技馆,我们可以说只学到了形,却未得其神。


伦敦科学博物馆 



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正如上世纪初的欧洲一样,当下多边主义秩序悬于一线,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我们身处历史的洪流之中,不仅要保持重视科教的优良传统,更不能用静态的眼光看待科普以及科技馆的功用与价值,而应该用动态的眼光和思维,更好地捕捉我国瞬息万变的经济科技图景。



波士顿科学博物馆


报名方式

本次讲座无需预报名。座位有限,先到先得。若您对主讲人有任何问题想要交流,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


创艺·说 是创意与艺术学院的系列活动,我们将定期邀请艺术家和跨界创意人才来校分享作品、经验和视野。更多活动请关注 上科大创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