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思故事创意时,有一个最容易被忽略,却也是重要的环节——就是动笔之前所需的种种“设计⼯作”。⽆论在⼩说、动画、影视、漫画,甚⾄游戏创作中,故事的逻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其中的创意设计也有很多“公约数”。
曾多次在上科大授课的南加大电影学院编剧教授Peter Gamble Robinson将故事创作分为四条主要脉络(thread):角色(character),剧情(plot),主题(theme) 和人物关系(relationship)。但对不同写作者和不同类型的故事而言,还有许多旁支的脉络需要“打通”:比如科幻/奇幻类型的故事就更要仔细考虑世界观、线索与暗示等问题。
在2018年获《权力的游戏》作者乔治马丁创办的首届“地球人奖”、也是首个获此殊荣的华人双语作家,对跨媒介故事创作有着深刻的体察。他认为,剧情是故事构成中,影响故事节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我们都听说过经典三幕式剧作结构。在这三幕核心框架之中,余卓轩认为有七大要素对于情节起到了支柱的作用。而在任何媒介故事设计的逻辑⾥——不论是小说、动画、还是影视剧本——这七⼤⽀柱都是最基本的“公约数”。以它当思维武器,不管面对什么媒介都适⽤。
在本次讲座中,余卓轩老师将与我们分享他在不同媒介创作中活用这七大支柱元素的经验,七大支柱与角色弧光的交互关系,以及如何让这套创作逻辑与科幻/奇幻类故事的世界观架构交相辉映。
图片来自余卓轩的网络发布的文章
《故事设计:撑起结构的七大支柱》
在动漫领域,其原创世界观漫画《极裂世界》(Split Earth Saga) 于全球最大众筹平台KICKSTARTER成功募资启动,并于2020年出版中文版。近两年担任多个漫画、动画的世界观架构师和剧本医生。在游戏领域,他曾与腾讯游戏展开深度合作,为品质游戏设计世界观。亦曾担任手游《Storm of Darkness》的编剧,该游戏荣获全美国Google Play动作类排行榜冠军一周。在影视领域,他在2019年与跨中美创意经纪公司CAA签约,目前兼任影视开发顾问项目和前期开发编剧。他也曾担任刘慈欣在伦敦文学季的随行翻译。曾任《三体衍生宇宙》的内容开发顾问六个月。非文学文章刊登于《科幻世界》、《哈佛商业评论》、《读者》、《南方人物周刊》等知名杂志。
余卓轩的学术背景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硕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学士。
本次活动现在座位有限!请大家安排时间,尽早报名。我们会按照收到报名申请的顺序邮件发送确认函;活动当日我们会为收到报名确认的观众保留位置至 11:55 。
创艺·说 是创意与艺术学院的系列活动,我们将定期邀请艺术家和跨界创意人才来校分享作品、经验和视野。更多活动请关注 上科大创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