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新闻信息

【创艺·坊】回顾 | 多元活力工作坊 ACTIVE FLEXIBILITY

间:2022年11月19日

地点:创艺学院E302

       

       ACTIVE FLEXIBILITY交互设计多元活力工作坊于2022年10月30日落下帷幕。感谢同学们的活跃参与。在互动教学的情境下,我们引导工作坊的学员们熟悉了设计研究工作流,引介了国际科研惯例以及鼓励学员们在交互系统设计研究的背景下对设计身体活动的思考。



       设计研究是所有设计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一些感性和抽象的用户反馈往往是传统或单一设计研究手段无法探知的,设计尝试和探索成果往往是传统设计形式难以定义和呈现的,所以我们决定借用一组视觉笔记来展示部分工作坊中所产生的设计知识创新。


       本次工作坊的目标是利用“构建型设计研究”模型,帮助设计师进行主题相关的文化探针工具设计,更好的理解桌面办公者在久坐情境中的活力需求。最终,20余名参与者分为5个小组(包含一组线上参与小组)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各自探针工具的设计概念。


       “环境探针”概念小组主张利用办公环境(桌椅,活力物品等)搭配感应器装置,监测用户在真实办公环境中的久坐行为和活力行为。


       “设施探针”概念小组提出,通过在不同楼层流动投放不同类型的活力设施进行行为观察与数据采集,用户可以通过扫描器械上二维码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想法反馈。


       “混合探针”概念小组希望借由物理办公环境与数字办公环境(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系统地了解人们在久坐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以及工作事项与久坐行为之间的潜在关联。


       “建构探针”概念小组提出一系列技术赋能的建构原型作为探针道具,让办公者在真实的活力场景中进行实践与探索。“中介探针”概念小组,创新地提出“有意识”与“无意识”两种采集用户情境考量数据的方式,并主张利用APP让大家自定义适宜的活力行为标签,采取竞赛打卡的方式在实践中发现广受欢迎且长期可行的活力形式。


       以上,所有的真知灼见和奇思妙想为相关领域的设计研究者们提供了丰富而多元的设计视角;促进人,技术,与人类潜能之间的连接,更好地让科学的设计研究走向大众。


一起来看看活动现场吧!



彩蛋环节



ACTIVE FLEXIBILITY学生反馈

为我带来了⼀种新的前期调研的思路,以往都是单⼀向度的,每次只问⼀个问题,每个问题对应⼀个方向。但是这个框架给了我⼀个前期提问题的逻辑思路,让我意识到调研/采访也是需要⼀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要让对象先理解处境和引发其思考之后才能获取⼀些比较可靠的信息。

可以在调研阶段使用,以生成用户对解决具体问题的期望和idea,而且保证用户对具体问题有⼀定认知,因此产⽣的结论是有效的。当然还需要数据量和更多的分析才能在设计领域真正应用。

我的体验是:框架的结构和逻辑性很好,可以从brainstorm到⼀些之前没有想到的点。工作坊所使用的设计框架使我了解到思考问题的结构性方式以及了解到双向性的信息获取需要有理性逻辑的反馈,同时又要有灵活的个性化关照。

让我知道了获得真实信息前要进行预先准备,比如应该在开始时告知被调研者哪些信息,如何让他们⽤标准描述定位或划分自己的处境,然后进问题解决。


ACTIVE FLEXIBILITY工作坊后记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身处21世纪,但许多设计师或设计教育群体对设计的认知及掌握的⽅法,仍然停留在20世纪。如今,⼈机交互在中国取得了巨⼤发展,但其深刻的价值和影响还远没有被⼴泛的理解和认知。⾯对⽇趋复杂的实际需求,越来越多的领域成为了⼯业设计/⼈机交互设计从业者需要在⼯作学习过程中考量的因素,⽐如⼼理学与设计、设计研究,设计中的社会科学,基于实践的研究,⼯程和计算机科学,设计史、美学和哲学等。好多今天我们⾯对的社会问题和设计挑战,是从前我们在传统设计学科中未曾考虑过的。这也是为什么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智能虚拟设计实验室(DIV Lab)邀请我举办了这次多元活⼒⼯作坊的原因。 


       设计师们的设计意图和初衷往往是美好的,但如何能利⽤设计⼿段有效的帮助别⼈,还需要许多科学的研究以及对⽬标⼈群⽂化背景的深⼊理解作为基础。⾯对21世界的设计挑战,未来的设计师们需要在技术学习与学术研究这些基础能⼒的提升以外,更多的观察世界,理解他⼈,思考⽣活。在本次⼯作坊中,我们不仅介绍了有关21世纪设计与设计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例如经典设计,设计思维和数字化设计的分别;以及⼈机交互范式3.0背景下,发展建构式设计研究的意义),同时还利⽤⼀系列“⽂化探针”⼯具的互动练习,让同学们通过⾃⼰的亲身实践,去体会设计理论框架在设计和研究中的作⽤及意义。 


       最后借⽤我不久前参加的⼀次AI主题会议中听到的话和⼀张照⽚来结尾,“Data and AI itself are not the solutions. Doing AI design really need ethical effort,we have to find the balance between technology and our future.”祝⼤家⾯对不断变幻的未来,能够保持热情,保持活⼒,充满想象!


——工作坊导师  于翔(埃因霍恩理⼯⼤学⼯业设计系,系统变⾰研究组博士在读)



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院智能虚拟设计实验室- DIV Lab,专注于研究创意产业的更多可能性及更大空间范围发展创意的过程,让市民和艺术家、科学家共同参与新型社会互动,在学习和了解技术的前提下,共同开展生活方式、智慧城市及娱乐、社会福利和青少年教育领域的各种互动设计。DIV涵盖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括:智能设计、人机交互、 系统设计、VR/AR/XR的应用以及相关领域的社会创新设计。致力于推进智能生活环境、社会服务和美学领域的创新研究。